2017年8月7日 星期一

Bank Popular 西班牙大眾銀行事件

這篇算是紀錄一個銀行真的倒閉以後,在Basel 3下,他的資本結構減計以及改變的過程。
因為很多做研究的人,他或許對於Basel 3的資本結構和resolution的方法都很熟了,帶是之前是幾乎沒有實例可以做為驗證。Bank popular算是一個很好的例子,大家也可以矯正一個觀念,銀行不是不會倒。如果您手上有一堆的coco也可以仔細想想是否承擔的了那麼多的風險,還有他的報酬率是否合理??

一樣,一開始先看一篇新聞。看完以後,之後講起來也比較容易有概念。

舊的圖先拿出來一下,讓大家回憶一下(一定要重複,重複,再重複,因為這可能比天外飛仙還難理解)

還記得這個圖吧?!不記得的話,我覺得你要去複習一下舊的東西。

雖然這銀行不是GSIB,但是求償的邏輯是一樣的。這次就是這家人民銀行要倒了。還記得我之前有張圈圈圖,有三條線的。好~你說你不記得了。再貼一次~


這次的狀況跟一般了解的不太一樣喔~一般人的邏輯(包含我)的想法都是,一個銀行的經營狀況越來越差,可能會先到MDA(popular還有€325mn的MDA buffer)--->AT1會出現不付息。然後再來是CET1 ratio不足,造成COCO 本金減損或轉換成股權<這段之後COCO會介紹>。然後才會碰到PONV,公司就GG了。

但這次很特別,Bank Popular跳過一切,他直接被宣布PONV,然後被買走。故事結束!!!
這邊牽扯到一些需要經驗的問題,我想到我有一個老闆跟我說過,他看過很多不賺錢的銀行,但從來沒看過這樣倒閉的,只有一種狀況銀行會倒,就是流動性的快速不足,白話一點:

擠兌  !!!


這次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:ECB就是覺得Popular很快就無法支付負債,主因來自於光是到三月底為止,popular流失了18bn的存款,約當是其第一季財報裡總存款的25%。雖然popular有申請3.6bn的ELA(Emergency Liquidity Assistance),但很明顯的,根本不夠補,更不用說一大堆的企業也在抽離它們的存款。

結論就是為了保持金融的穩定,就被判定PONV,然後用一歐元賣給 Santander 。

這邊就可以看出來,這是一個標準gone concern的狀況,在此狀況下,每一塊的資本會有甚麼變化(或下場拉):

1. 股權不用說,直接歸零
2. 他的COCO是轉換成股權,然後直接砍掉(所以就是等於直接歸零,跟write down沒兩樣)。大概是1.35bn。這邊也包含他的legacy T1。
3. €685mn的LT2,在這邊是轉換成股權,但是用1歐元賣掉,所以也是歸零....
4. 這邊又要扯一個題外話了,是有關BRRD的,這裡面有提到他三大工具,這邊由於適用競標他的資產。所以是

sale of business tool :

Authorities may deviate from the standard marketing requirements for the sale of the business of an institution under resolution, if the failure of the institution represents a material threat to financial stability and there is a conflict betwee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ool and the marketing requirements.

簡單的說就是在影響金融穩定性的狀況之下,主管機關是可以不按照正常市場規則下,標售其資產。

在這次BRRD的評估之下,基本狀況下,Bank Popular的經濟價值約為-€2bn ,最慘的狀況是-€8.2bn。這邊也談一下Santander本次併購的狀況,他預計總共將會要支出€9.1bn,但其中的€2bn已由AT1+T2吃掉了,所以大概有€7bn的缺口,它們打算用募資。另外有關併購的綜效以及狀況請詳見他們的PPT這邊就不講太多了,但有一點要提到,這對Santander的CET1影響很小。


下面這個圖是我"借用某家銀行"的報告。我覺得他寫的算是蠻好理解的,大家也可以藉著這張圖,對於那些出現有問題的銀行可能的下場,有進一步的理解,也可以重新評估自己之前分析的model是否合理??



這邊最後來總結一下這次popular的事情:
1. 相較於義大利銀行雖然在政府的流動性支持下仍能繼續營運(實際的資本情況比Popular差),流動性的快速消失,造成了這次popular的PONV。
2. 本次popular很幸運地在write down T2 AT1後,就可以成功地找到外部資金,並且被收購。如果未來在沒有流動性的因素之下,T2是否會被轉換成股權?會成為M&A關心的重點之一。
3. 這是之前重複多次的重點,許多營運不佳的銀行,即使MDA都沒有破,但是PONV的淺在風險是比較大的。本次CET1 及MDA都符合需求,但卻直接突破PONV。AT1的持卷者可能需要注意PONV的潛在風險可能是大於CET1 trigger。
4. 承3,很多銀行在評價AT1的時候,都會考慮其coupon cancel risk。在考慮coupon cancel risk的時候,應該是把它當成是一個比較短期的因素。例如說公司遭受意外的罰款(一次性)之類的,造成突破MDA trigger。而對於潛在風險很大的銀行,則須把注意力轉到本金減損的機率,這算是這兩年coco valuation比較少討論到的地方。


最後這塊我先大概提一下,就是有關於本次事件發生以後,市場對於AT1/T2的spread縮小很多
主要是由於T2遭受減損的機會,AT1相對地就會貴一點。(反正發生事情,他都要減損。)

有關於valuation的東西,擺在COCO那邊講完,在開始把這當作案例探討,不然我看腦要燒掉了。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